研究报告 | DNV《能源转型展望》:能源相关排放将于2024年达峰
报告概要:
2024年全球排放达峰,减排缓慢影响气候目标
根据DNV的2024年《能源转型展望》,全球能源相关排放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但之后的减排速度缓慢,难以实现关键气候目标。尽管太阳能光伏装机量迅速增加,减少了对煤炭的需求,中国的汽油需求已达峰值,全球石油需求预计也将在几年内见顶。然而,重工业、航运和航空等难以电气化的行业去碳化进展缓慢,尤其是在航空需求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能源相关的碳排放仅将比2023年减少5%,距IPCC设定的2030年减半目标仍相差甚远。此外,报告指出累积排放将继续推高全球温度,到2100年全球变暖可能达到2.2℃。
难以电气化行业发展缓慢,对比太阳能和电池的成本快速下降与增长
电动车销量去年增长50%,预计203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占比将达50%。2025年电动车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达25%。全球太阳能装机量去年增加了80%至400吉瓦,预计2024年装机量将继续增加,虽然增速稍缓。太阳能+储能系统正在快速发展,使24小时太阳能供电成为可能。太阳能和电池的成本急剧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
然而,氢能和碳捕集(CCS)等脱碳技术的进展较慢。DNV下调了氢能的短期和长期预测,CCS虽有一定进展,但整体规模较小,预计2040年仅捕集全球2%的排放量,2050年为6%。在电力领域,离岸风电和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增长也低于预期。整体而言,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将增长2.2倍,但距离COP28设定的三倍增长目标尚有差距。同时,短期内能源效率提升较慢,全球能源强度每年仅改善2%,仅达COP28目标4%改善率的一半。
中国清洁技术的竞争力加速了全球能源转型
中国在“新能源”技术上实施了长期的战略性产业政策,现已主导几乎所有相关技术的制造。2023年,中国占全球太阳能装机量的58%,新电动车销量的63%。通过大规模的低成本清洁技术出口和海外直接投资,中国加速了全球的转型,特别是在太阳能和电池领域,同时风力涡轮机和电解槽的出口也在增长。然而,美欧基于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的考虑,正加强保护主义政策,采取关税和其他保护措施以支持本土供应链的建设。尽管如此,若过快脱离中国供应链,可能导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创新重复和转型速度放缓。作为替代供应链,政府投资加大了电池存储等战略性行业的研发和生产支持,缓解替代供应链初期的成本劣势。
国家经济和安全优先事项对能源转型构成阻力
区域冲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日益增长的安全关注加剧了对军事的关注和开支。预算压力正在削减政府对国内能源转型及对南半球国家的援助资金。撒哈拉以南非洲预计在2050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中仅占4%。此外,尽管借贷成本略有放松,但依然对公共预算构成压力,加剧了许多家庭的生活成本危机。极端天气事件耗尽预算,但尚未推动气候行动。政府各级未能有效应对审批延误、邻避效应等问题,导致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多个地区利润减少。此外,日益上升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给可再生能源和电网发展带来了挑战。
市场力量不足以达成气候目标,急需能源政策对齐
市场力量单独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控制气温上升的目标。尽管市场通常能有效推动可再生电力和电动车的普及,但在解决其他行业的复杂技术措施时却力不从心。市场力量受到扭曲,因为外部成本未得到正确定价,这限制了化石燃料的替代、碳捕集和去除以及能源效率的投资。许多国家对化石燃料的补贴依然广泛存在,阻碍了脱碳进程。为实现快速的排放减速,需要对碳设定成本。尽管美国采取激励为主的方式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采用,但缺乏相关抑制措施导致排放居高不下。相比之下,中国的碳定价正在扩大范围,但起步较晚,且水平低于欧洲。